本篇文章1080字,读完约3分钟
“这颗明亮的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我认为这是一个正直的人,他是开放的、泰然自若的,他的内心是坦率的,并能向别人展示这一点。”
“我认为心里面有光,就像眼睛能看见光一样,心本身也能感觉到光,然后知道宇宙中的一切。”
……
在昨天召开的全国青年学者阳明学论坛上,专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阐释阳明心学,演讲间隙的小讨论更是热闹。
"王阳明思想的开端源于对“学”的困惑."贵阳大学研究员、博士叶冬梅认为,阳明先生所说的“有学必有源”,即身心两方面;“一个人必须有学习的头脑”是一个更具体的时间标准。王先生说:“好名是学习中最常见的私欲”,医治“好名”病的根本方法在于“实用主义”。
《隆昌》启蒙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贵州省修文县阳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龙场启蒙的真谛。他认为隆昌的启蒙运动是儒学的一场革命。这对现代教育改革无疑具有借鉴意义,有利于提高对人和人性的整体认识,促进人的潜能和智慧的发展。
"万物一体说是阳明心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王玉瑶阳明研究会副会长华建新认为,王阳明晚年在岳城讲学时,致力于创立“万物一体”说,将“良知”说扩展到万物的普遍世界,丰富和发展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说,使阳明的理论体系具有灵活性。在阳明心学的体系结构中,这四个命题的确立最终形成了阳明心学,它们相辅相成、浑然一体、照亮宇宙、美不胜收。
作为阳明心学的精髓,人人都熟悉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也应体现在学习和弘扬阳明心学的过程中。对此,一些专家学者进行了探索。
天津市工会干部学院教授、北方望门专家陈汉明认为,阳明心学应该更多地走出学习,更多地走出思维世界,更深入地走进生活。
余姚阳明书店社长马新波提出了“师德建设中的阳明心学思考与探索”的课题。在他看来,师德建设的途径和策略是“一颗心、三个策略、一颗良心”,即胸怀大志、理性学习、认真学习、脚踏实地。下定决心,我的心是纯粹的正义之心,是师德建设的内心之灯,就像黑暗中的灯,审视自我,分辨善恶;在阅读中理解,在冥想中提高自我否定的能力,在事物中消除自私的欲望和拯救正义,在教育教学中给予一切良知,从而实现教师人格的自我认同和完整。
宿迁师范学院副教授蒋福军说,如何运用王阳明的心理学来塑造高职生的优秀品德,是一个值得高职院校教师反思和探索的时代课题。具体来说,要坚信每一个高职学生良心的存在,引导高职学生实现良心;教育高职生克服“起点”上的邪念,教育高职生见善人见思气,培养高职生的沉思和治理能力;培养高职生“因性情”的道德认知,通过“磨砺事物”提升高职生的道德境界。
:钟黄
标题:此心光明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3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