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96字,读完约3分钟
永宁大桥。
在永宁大桥的桥面上,一块3英尺见方的凹形地板被完全铺好。
诸暨乔峰镇永宁村有一座建于清光绪四年(1905年)的永宁桥,连接着史鸷和董熙两个自然村。经过113年的沧桑,永宁大桥仍然发挥着它的作用。这是村民在两个自然村庄之间行走最方便的通道。
但一直以来,永宁大桥都是不完整的。甲板是用石板铺成的,但是中间有一个三英尺见方的凹地,让杂草生长。
永宁大桥为什么要这样建造?空失踪的地方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最近,在永宁村举行的五代石圆桥仪式向世界讲述了一个百年梦想的感人故事,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听到这个消息后,央视“神奇,我的国家”栏目的摄制组也特地前来采访。
祖先建造桥梁并留下“遗憾”
永宁桥是诸暨现存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之一。光绪四年(1905年),自然村村长黄、自然村村长宣锡麟主持修建。根据事先拿到的设计图纸,他们邀请了东阳的一群建桥工人,他们在中途工作,并定期关闭桥梁。
永宁大桥是一座三孔石拱桥,跨度10米,高7米,宽4米。桥头两侧有22个台阶,中间有一个大约27米长的平板。两个桥墩将建在水域部分,连同引桥和主桥总长约45米。在前面两个桥墩的东西两侧,刻有“太平河”、“永宁桥”和“光绪二年”的字样。
永宁村的退休教师黄说,每个人都没有忘记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家训。“永宁大桥建成时,桥面中间特意留了一块三英尺见方的凹地。当时,这两个村庄建立了规章制度,村里有幸福的家庭,有五代祖父母和孙辈。桥面可以用石板铺砌,然后安装两边的扶手,这样就可以顺利完工了。”
一座百年古桥现在是一个梦想
一百多年来,永宁桥一直矗立在太平河边,这座古桥的梦想从未实现。
直到2017年底,永宁村史鸷自然村的老人黄伟池的曾孙很高兴有了儿子,他在同一个家庭生活了五代。村民们争相告诉对方,永宁桥的梦想被提上了两个村委会的议事日程。
经过准备,5月28日上午8点,永宁村举行了永宁桥五代石圆桥仪式。一块刻有“光绪四年永宁桥成功,第五代石名2018年”字样的石板填满了空白色的桥面。
那天,永宁村的人们就像在度假一样,他们的幸福和快乐写在脸上。他们说我们祖先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只有在繁荣时期、和平和幸福的岁月里才有可能实现这样的愿望。
黄伟池今年92岁,他的妻子陈兴庆今年91岁。这两位老人既健康又乐观,他们能照顾好自己。他们通常做家务,种植蔬菜,供应花草,过着悠闲的生活。黄伟池和他的妻子有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如今,他的长子黄也成了乡绅。这个家庭尊老爱幼,相亲相爱。中将·葛焕标曾经亲笔题写了一块题为“五代同堂的家庭幸福”的匾,并赠送给这个家庭。
“只有当国家和平、人民安全时,五代人才能生活在一起。我们这一代人终于完成了我们祖先未完成的愿望。”永宁村党支部书记黄伟忠兴奋地说,古桥漂石活动也是一项传统的孝敬父母、关爱家庭的文化教育活动。我希望永宁村的孝之花会开得越来越灿烂。"
记者何朱华孙文明陈文华
标题:中央电视台也来见证揭开神秘面纱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3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