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95字,读完约2分钟
说到介绍信,恐怕现在的年轻人知道的不多,但在那些日子里,这些介绍信起了很大的作用。"旅行、提货和交流时,单位必须出具介绍信."近日,岳城区园门新村社区的傅亮生(音译)告诉他,他已经收到了100多封来自企业和单位的介绍信。
22日早上,我在他家看到一本厚厚的小册子里有一些旧的、发黄的介绍信。在这些介绍信中,最早的一期是1956年的《调查证明材料介绍信》,当时的历史背景隐约可见;收集最多的介绍信是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大多是由企业出具的,“联系事项”主要是货物提取或检验和交换。
例如,“绍兴弹力丝厂”出具的介绍信显示,该厂有三个人去货运公司“联系货物业务”;绍兴钢铁厂1987年4月27日出具的介绍信显示,两人被介绍到宁波钢铁厂洽谈K1合金豆的贷款事宜。介绍信有效期为3天。
此外,还有一封关于工会成员组织关系的介绍信。绍兴餐饮服务公司工会委员会1985年6月4日出具的介绍信显示,公司一名同志因工作调动到绍兴电池厂,工会会员的组织关系也调动到电池厂。
傅良生告诉他,他已经收集了100多封介绍信,涉及的大部分企业和单位都是本地的。“现在这些企业基本上消失了。”他动情地说,有一次他在社区举办了一个展览,一些老同志看到介绍信后激动得哭了。“尤其是‘韶钢’出具的介绍信,以前在工厂工作的人看到介绍信上的印章,都觉得很亲切,忍不住哭了。”他说,这些介绍信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传播手段的进步,介绍信在20世纪90年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这些介绍信是怎么来的?"有人去废品商店保存收藏品,我是从他们那里买的。"傅良生说,当地还有一位老同志也热衷于收集介绍信,他们经常互相交流。
标题:这位老人已经从这个单位收集了100多封介绍信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3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