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47字,读完约3分钟
中午11点左右,绍兴泡江开发区孙端镇三条龙村村民涂张复再次摇着船来到了闸江下的闸江(三条龙段)。尽管阳光灿烂地照在水面上,他仍然小心翼翼地用网袋打捞漂浮在水面上的树叶和水生植物。“现在这条河相当干净。我一天只需要打扫三次。”屠张复哀叹道,三年前,当他第一次成为村里的清洁工时,他每天至少要打捞两条船的垃圾,但现在河水越来越干净,水质越来越好,他一天最多只能打捞半条船,其中树叶和水生植物占了大部分。
这三个城主都不长,只有1100米,属于镇级河道。过去,由于受沿河居民和周边企业直接排放污水和废水的影响,这里的河流往往是黄黑色的,各种垃圾漂浮在河上,河里的鱼和虾很少,是一条典型的“又脏又臭的黑”河,周围的村民怨声载道。
“五水治理”以来,泡江开发区管委会、三端镇和三条龙村对河流水质和污染源进行了调查,制定了水环境治理实施方案,实施了“管理、治理、保护”三大措施。河流水质明显改善,河流环境发生明显变化。“我们把排污口改造成了河流,统一了污水截流和污水管理,完善了污水收集系统,牢牢控制了水污染的‘入口大门’。”三条龙村党支部书记徐嘉兴说,过去沿河有六个旱厕,影响了景观,污染了河道。这个村庄被拆除了,在不同的地方建造了一个新的标准抽水马桶。沿河修建的各类鸡舍和蔬菜棚也相继拆除,河流周边环境和水质得到有效改善。
“河长不能一直跪在河边,动员沿河居民,动员村里的党员和群众,共同监督河流污染问题。治水工作一定会事半功倍。”为此,该村安排专人对沿河村民进行挨家挨户的宣传,并发送宣传材料和标语,营造了浓厚的治水氛围。该村还动员党员参与治水,并为党员成立了一个自愿的河流巡逻队。老党员许告诉记者,该党巡逻队由40多名党员组成,密切监视着村里的河道,发现河道里有垃圾和污水。党员会立即采取行动,阻止演员,同时通知村里及时处理他们。“我们经常去附近的企业检查他们是否按照环保要求生产,并及时报告问题。”
经过几年的改造,三个断面逐渐呈现出新的面貌,现在这里的水质已经从原来的V型水增加到接近III型水。
站在新楝树的门口,看着三个高耸的部分,清澈的河流反映了美丽的村庄,反映了到处田园诗般的宁静。徐家兴指了指不远处,告诉他在河的一边有一个古老的苦楝门,它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了,是曹娥江上唯一一个还能抵抗潮汐和洪水的古老的排水门。“我们将进一步绿化和美化两岸,沿着曹娥江创造一个景观带,在这里建设一个以人文和自然风景为基础的美丽乡村,使村民生活得更舒适,吸引更多的市民前来参观。"
:唐/照片黄
标题:古老的印楝门唤回碧波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3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