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95字,读完约7分钟

昨天上午,上海游客李走进了岳城区苍桥直街,街上有斑驳的青石板、一排排白色的墙砖和石砌的梯田。他似乎能在小巷里听到悠久历史的回声,这使他频繁地按下相机快门。"漫步在古城的街巷,沉浸在江南的风情中,如痴如醉!"李先生这样说。

古城保护:绍兴模式的传承与创新

对此,所有来绍兴的游客都有同感。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宣布绍兴为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此后,绍兴独特的历史人文和水乡风情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目光。此后,绍兴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古城的抢救性保护工作也慢慢展开。

古城保护:绍兴模式的传承与创新

一个新的历史街区的翻新。(市档案局提供袁云照片)

专家很强大

排名第一的历史城市

第一批24名,绍兴名列其中,这份荣誉很重。当时,全省只有绍兴和杭州入选。从全国来看,连上海、平遥、商丘、敦煌等著名城市都是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

古城保护:绍兴模式的传承与创新

"在名单酝酿之初,绍兴还不在眼前."《绍兴致远》主编、文史研究者任桂泉说。任桂泉认为,绍兴能够进入第一批24个著名城市,这是由专家进行的。当时,当三部委向各省征求意见时,绍兴并未被列入第一批各省推荐名单。经过大量专家的全力推荐和呐喊,绍兴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古城保护:绍兴模式的传承与创新

专家们“全力推荐并大声呼喊”的原因是他们非常清楚这片土地的厚度。20世纪70年代末,绍兴市根据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和高等院校的重视和关注。当时,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领导人和专家蜂拥而至。

古城保护:绍兴模式的传承与创新

原城市建设委员会主任钟华华说,选择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第一,必须有悠久的建城历史或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第二,必须有更多的历史文物,即必须有丰富的文物或革命遗址和文物;第三,必须有更多的文化和传统内容,如诗歌,民间艺术,戏剧,历史和文化名人等。;4.这座城市已经使用并持续发展了很长时间。绍兴完全具备这四个条件,值得拥有。

古城保护:绍兴模式的传承与创新

在名单公布之前,发生了两件事,这对绍兴的选择增加了很多。绍兴作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成功范例,于1980年在新加坡举行的东南亚国家城市规划研讨会上作了专题报告。1981年,绍兴古城模型在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举办的“人、建筑与环境”展览上展出,引起了国际友人的极大兴趣。

古城保护:绍兴模式的传承与创新

在国务院的答复中,绍兴被描述为春秋时期越国的首都。有著名的兰亭、晚清秋瑾烈士故居、近代鲁迅故居、周恩来同志祖居等。,它们是长江以南的风景优美的城市。

古城保护:绍兴模式的传承与创新

艾利获得了联合国奖。照片由市档案局袁云提供

保护发展

城市化进程有困难

辉煌属于历史,时代需要发展。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在城市化进程中也很快陷入了“保护与发展”的困境。

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历史文化悠久的著名城市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没有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导致一些古建筑、遗址、墓葬、碑刻和名胜古迹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

古城保护:绍兴模式的传承与创新

绍兴吸取了如此惨痛的教训。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青藤书店被附近的绍兴粮食机械厂视为一个活动场所。青藤消失了,天池消失了;兰亭当时被称为“烂亭”,茂林秀竹消失了;大禹被假称为皇帝和王子的首领,他的雕像被毁坏了...1979年以后,绍兴逐步开展了文物古迹的修复工作。

古城保护:绍兴模式的传承与创新

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公布后,绍兴首次对古城保护有了感性和理性的认识。任桂泉表示,国务院的批复文件中明确提到了绍兴。考虑到目前历史文化名城维护和建设任务繁重,经财政部批准,自1982年起,扬州、景德镇和绍兴每年从上一年的工商利润中提取5%的佣金,以增加维护和建设资金的来源该文件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为今后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财政支持。

古城保护:绍兴模式的传承与创新

面对加速的城市化进程,我们如何保护古城,满足现代化的需要?钟华华说,当时很多专家提醒说,苏州已经嫁给了“业”,希望“姐姐”绍兴不要再轻易嫁人,保护任忠古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一理念下,绍兴第一次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水乡历史文化名城、酿造业和纺织业为主体的中心城市”的定位,成为绍兴城市发展的基本坐标。

古城保护:绍兴模式的传承与创新

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适时提出了把绍兴建设成为大城市的宏伟目标,解决了名城保护和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以法律保护为核心的保护措施促进了标准化道路上的名城保护。2001年,《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出台,这也是绍兴历史上第一个单独编制的名城保护规划,并与第三轮绍兴城市总体规划一同获批实施。

古城保护:绍兴模式的传承与创新

绍兴模式

古城保护的宝贵经验

在《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获批实施的同时,面积8.32平方公里的古城也被确定为鲁迅故里子曰、蜀胜故里八字桥、西河、新河巷和石门槛两个小历史街区进行重点保护和修缮。在解决古城保护与发展问题的过程中,绍兴形成了一个著名而独特的“绍兴模式”,为国家级古城保护课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古城保护:绍兴模式的传承与创新

正是在这一规划的指导下,该市开展了古城格局保护、河湖整治、文物古迹和历史街区修复工作绍兴名城保护研究办公室主任邱玉新表示,绍兴以苍桥之街为试点,一方面开始保护和修缮传统名人故居,另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改造力度。电力、电信和其他管道已被掩埋和改造,历史街区的污水已被纳入城市污水网络。每家每户都增加了卫生设施,允许居民室内装修,确保居民享受现代文明。

古城保护:绍兴模式的传承与创新

2002年10月,总投资超过10亿元的鲁迅故里保护工程启动。鲁迅的祖居、鲁迅的故居和三个映月池连成一线,功能单一的景点变成了当年真实生活场景的景点。2003年8月,苍桥之杰荣获亚太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2006年,在第二届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大会上,《绍兴宣言》诞生,这是古城保护逐步完善的新起点。

古城保护:绍兴模式的传承与创新

随着古城保护形势的发展,2011年修订了新一轮《规划》,加强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和修缮,同时加强对部分文化保护单位、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和传承,以延续古城风貌。邱玉欣说,古城规划和建设是一个风景城市,保护点,线和地区有自己的重点。绍兴以“保护整个城市”为最终目标,采取了分级、结构和渐进的保护模式。

古城保护:绍兴模式的传承与创新

在过去的10年里,绍兴投入了130多亿元用于古城保护。发展的步伐不断,保护也在继续。今年,在加快起草《绍兴古城保护和利用条例》的同时,王阳明故里等保护和修复工程也在实施之中。绍兴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史上留下了更多的印记。

古城保护:绍兴模式的传承与创新

■天启

让这座古城更年轻

当国务院宣布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时,更多的人关注的是这个“金字招牌”的黄金效应。事实上,决定一个历史文化名城的最终目的是唤起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使古城在新的时代更具活力。

古城保护:绍兴模式的传承与创新

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保护和保存方式。平遥古城和丽江古城由于城市面积小,受到全市的保护;苏州古城主要保护历史街区,但保护的规模和完整性无法与绍兴相比。近年来,绍兴已在鲁迅故里、蜀胜故里等八个地区建立了总面积170.1万平方米的历史街区,全市共有各级文化保护单位102个,非遗项目849项。手里有这么多宝贝,如何妥善保管,一件一件地打磨?“绍兴模式”采用从点、线、面保护到整体城市保护的方式。如此大的一笔交易在中国是罕见的。

古城保护:绍兴模式的传承与创新

近年来,绍兴正在探索“保护古城,发展新城”的道路,使古城摆脱了沉重的发展负担。一方面,加快古城功能,为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古城资源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新城的建设提高了城市的功能,迎合了绍兴发展的实际需要。从现状出发,通过这样的保护和发展模式,绍兴将把古城还给世界人民,同时让它更年轻、更有活力。

古城保护:绍兴模式的传承与创新

2006年6月3日,《绍兴日报》发表了《绍兴文化遗产保护宣言》。

边肖:唐桂平陈文华

标题:古城保护:绍兴模式的传承与创新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3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