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纺织服装学院“开蚌大队”实践团队深入“世界珍珠之都”——诸暨山下湖镇,开展实践活动。作为全球最大的淡水珍珠交易中心,山下湖镇年产量占世界淡水珍珠总产量的70%,是名副其实的“珍珠王国”。

 

 

 

image.png

踏上开蚌一条街的青石板路,街道两侧的水缸里,河蚌安静地沉在清澈的水中,外壳闪烁着神秘光泽,仿佛诉说着珍珠产业的蓬勃生机与乡土人文的深厚底蕴。在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中,团队了解到,几十年前,得益于诸暨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和悠久的养蚌传统,少数村民开启了开蚌取珠的小生意。这星星之火,逐渐点燃了整个村庄的产业热情,最终在时代浪潮中,让诸暨珍珠产业迎来了汹涌澎湃的发展。

在开蚌街,最令人心动的体验莫过于亲身开蚌。戴上手套,握住沉甸甸的蚌壳,仿佛握住了一个未知的秘密,心跳也随之加快,心似悬于细细的丝线之上。在这里,产业是生活的支撑,人文是生活的底色。开蚌不仅是获取珍珠的商业行为,更是一种充满趣味的生活体验。游客们挑选蚌壳,亲手开启,那一声声“哇”的惊叹,既是对珍珠之美的由衷赞美,也是对这份独特人文体验的深深沉醉。

开蚌街繁华景象的背后,是当地对蚌类养殖的精心培育。村民们依托诸暨优质的水域环境,采用生态化养殖模式,在池塘中搭建起错落有致的养殖架。从挑选健壮的幼蚌开始,严格把控水质、水温,定期投放天然饵料,并根据蚌的生长周期科学调整养殖密度,实现了从“经验养蚌”到“数据养蚌”的转变。通过多年摸索形成的一套成熟技术,确保了每只河蚌都能在适宜环境中孕育出品质上乘的珍珠,为开蚌街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珍贵的“生命宝藏”。

 

image.png

随后,团队探访了珍珠的梦幻王国——华东国际珠宝城,这里是全球最大的淡水珍珠市场。琳琅满目的珍珠饰品摆满各个店铺的柜台,款式多样,设计精美,从简约时尚到华丽典雅,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团队系统走访了市场内百余家定位各异的珍珠品牌商户,涵盖从原料批发到高端定制的完整产业链。其中,有主打高端精品的店铺,珍珠颗颗圆润饱满、色泽温润,配以精致的贵金属镶嵌,尽显奢华;也有面向大众消费的品牌,价格亲民却不失品质。这里的商家贩卖的不仅是珍珠,更是珍珠背后璀璨耀眼的故事,用故事打动人心,共同谱写着华东珠宝城的历史篇章。

image.png

团队还与浙江阮仕珍珠股份有限公司、曼卡龙珠宝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十余家企业的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他们热情分享了珍珠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讲述了品牌背后的故事和匠心精神。从珍珠的筛选、加工到设计,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智慧。一位负责人特别提到,在珍珠饰品设计上,他们一直在探寻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平衡点,既要保留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要贴合当代消费者追求个性、时尚的潮流。

image.png

而在电商直播的风口下,珍珠行业——这一曾依赖传统批发市场的古老产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数字化变革。从山下湖的养殖户到国际珠宝品牌,直播间成了新的“珍珠交易大厅”,一场直播带货的销售额甚至能抵上实体店半年的销量。古老的珍珠行业正在书写新的传奇。直播带货不仅是销售渠道的变革,更是一场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面升级——唯有坚守品质内核,拥抱技术浪潮,才能让珍珠的千年光华,在数字时代愈发璀璨。

image.png

诸暨山下湖镇通过发展养殖、加工产业,依托直播带货实现线上线下融合销售,打造了特色鲜明的产业闭环。从珍珠的养殖、筛选,到加工、设计,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智慧。

image.png

经过本次实践,团队深刻认识到诸暨珍珠产业在产城人文融合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当前,珍珠行业正站在十字路口:一边是流水线式的规模扩张,一边是精益化的价值深耕。唯有将技术创新深植于产业土壤,让文化血脉流淌在商业逻辑中,才能让珍珠成为真正的“时代礼物”。

作为新时代青年,团队成员表示将继续挖掘珍珠文化故事,通过纪录片创作、文创产品开发等形式,让传统珍珠文化焕发新生;同时组织志愿讲解、文化体验活动,向公众普及珍珠产业历史与匠心精神,激发对诸暨珍珠文化的认同感与传播热情。(通讯员:凌家仪、孔建慧)

image.png

 

标题:“一湖碧水养珠光,千年诸暨写华章” ——纺织服装学院“开蚌大队”探秘“世界珍珠之都”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jj/23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