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百佑出门时,经常带着一个蓝色的文件袋,里面装着他的“宝贝”——一本诗集,这是他20多年来的“心血”。
王百友,71岁,岳城区福山街杜悦社区居民。他从小就非常喜欢文学创作,一直有一个与鉴湖之父马震有关的文学梦想。“我从小就崇拜马融。他为绍兴人治水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在我读过的文学作品中,关于马融的文章却很少。”王百友记得,在小学毕业后的第一堂作文课上,他写了一个关于绍兴桥和水的故事。“因为马伟的作品不多,所以我想写一些关于马伟和建湖的文章。”
20世纪90年代,当王百佑大约50岁时,他被单位解雇,为自己工作。他在福亨街附近设立了一个夜店。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王百佑开始练习写小说,然后逐渐转变为在每天晚上设置夜店的闲暇时间写诗。
到目前为止,王百佑已创作了1000多首诗歌,这些诗歌基本上与绍兴的人文、历史、水、风俗等因素有关,尤其是与鉴湖有关的诗歌。
“白云爱湖缓缓变换阵,水鸟一波接一波地进入帷幕。遮阳篷是吹起波浪的桨,渔船唱着晚网。”王百友打开稿纸,介绍了一下。这首诗描写的是剑湖边的柳树。柳条密如窗帘,湖面上有美丽的风景。
“写诗需要大量的知识和情感,而且需要两者的结合。有时候灵感来了,你可以在一个晚上写10首以上的歌,有时候你可以在几个月内写一首。”王百佑说。
所谓的诗族。王百佑不仅喜欢写诗,还喜欢唱自己的诗。“这个习惯来自我年轻时支持农业的经历。那时,我住的地方的入口处有一条小溪。当我在河边洗衣服的时候,我喜欢唱歌来唱白天的酸甜苦辣。”
“我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我希望找到一个平台来拯救我以歌唱的形式写下的成千上万首诗。”王百佑说。
边肖:严陈祝平文华
标题:他想唱他创作的一千多首诗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1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