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酿造的仁厂酱油。袁云局长照片
最近,江苏省消费者保护委员会的一次检查引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酱油风暴”。根据检验报告,120个抽样样品中有29个不符合国家标准,一些品牌的酱油,如海天和李锦记,被发现不合格,有些甚至不能称为“酱油”。
酱缸是绍兴传统产业的“三缸”之一。“味觉产业的领导者”海天,在其发展之初,合并了许多当地的“绍兴”作坊。如今,以任昌、智威为代表的新“邵酱”企业凭借各自的优势,依然活跃在“酱坛”上。那么,他们如何看待这场“酱油风暴”?该事件将如何影响酱油行业?在过去的几天里,进行了一项调查。
风暴是一把双刃剑
绍兴江钢又小又漂亮
露天打谷场里,摆放着数百只平底锅,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酱香味。在重要的酱油产地——柯桥区安昌镇,任昌酱油园负责人于了解到,酱油质量风波后的第一反应是:“酿造酱油”的曝光和持续发酵并没有对绍兴酱油行业产生任何影响,而是对酱油市场进行了“洗牌”。
这场风暴主要涉及大品牌,旗下有多种酱油,广告和营销不遗余力。如果摊子铺得太大,某个环节不可避免会有瑕疵。"归根结底,我们还是要做好工作."在采访中,余反复说了这句话。事实上,质量一直是绍兴酱缸的亮点。根据我市监管部门今年的检查结果,从仁昌酱园抽取了46个批次,从美味食品中抽取了24个批次。检测内容包括酱油中防腐剂、重金属、氨基酸态氮等指标,所有批次均合格。
这场风暴中的另一个热点问题是酱油的评价标准。一方指出产品不符合标准,而另一方指责该报道耸人听闻。
国家标准规定酿造酱油的质量包括四项指标:氨基酸氮、总氮、可溶性无盐固体和铵盐。《食品安全酱油国家标准》的新标准也将于2019年12月实施,新标准规定,只有传统酿造工艺生产的酱油才能称为“酱油”,混合“酱油”只能称为“复合调味料”。在这方面,绍兴酱企业相当有信心。“如果我们按照传统技术一步一步地酿造它,就不可能产生惊人的测试结果”。
在岳城区城东供销超市的总部,我们可以看到风暴中心的海天、李锦记等品牌仍然占据了一半的货架。虽然本地品牌的比例很小,但一定的母子酱油已经被买走了,而且空。
据调查,海天、李锦记等龙头企业的产能已达到100万吨的能源水平。光是从数量上来说,“绍兴江钢”真的很难匹敌。但与此同时,海天和李锦记的产品被细分为几个档次,每500克的价格从5元到6元到20元或30元不等,而仁昌酱园只生产高端产品,每500克的价格一般高于20元。手工制作的产品质量和声誉,虽然年产量只有2000吨左右,但它已经在江苏、浙江和上海赢得了一批忠实的粉丝。如今,随着风味产业的产业化,“绍兴江钢”已经走上了差异化竞争的小而美的道路。
走进生产的第一线
对酱油的制作方式持乐观态度
每年四月初,气温逐渐升高,陶罐中发酵的菌种开始搅动。根据老酱油的酿造工艺,酱油饼是由面粉和大豆制成,经过蒸煮、发酵和晒干,然后将酱油饼捣碎,将盐汤放入陶罐中。经过6个月的日晒和日晒,酱油完全成熟,然后挤压和过滤,这样酿造的酱油具有原始风味和强烈的酱香味。
“在这个快速销售的时代,坚持干燥180天并不容易。”绍兴酱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滕告诉记者,长期的自然光照射和陶罐优越的透气性是酿造优质酱油的必要条件。据了解,最近发布的《浙江省母子酱油标准》已将两者都写入其中。
在老绍兴人的眼里,母子酱油是好酱油的代名词。经过大约3个月的初步酿造,用它作为汤,加入发酵酱饼,并重复以前的酿造过程。在生产过程中,酱饼作为母亲,酱油作为儿子。只有凭借双重技术的独创性,你才能享受母子酱油的醇厚和美味。直到今天,仁昌酱园生产的母子酱油仍然是许多人的“好心肠”。
纯手工和小规模生产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有限的产量。酱油生产能否突破传统工艺的限制,在产量和销量上达到两全其美?绍兴最大的酱油生产商智威食品有限公司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智威负责人王告诉我们,10多年前,公司引进了高盐稀发酵、低盐固态淋发酵等现代技术(俗称日式技术)。到目前为止,这项技术还属于酱油行业的“技术尖子”,产品产量仅占国内总产量的20%左右。
“现代技术生产的酱油富含酯味,色泽鲜艳。整个发酵过程不与外界接触,这在卫生方面更令人放心。”正因为如此,最好的产品出口到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年产量超过10000吨,它也成为当地酱油行业的“老大”。
据柯桥区食品检验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区分酿造酱油优劣的主要依据是氨基酸态氮的含量。数量越多,质量越好,味道越浓。在酿造酱油国家标准中,特殊等级、一级、二级和三级氨基酸氮含量的要求分别为:0.80、0.70、0.55和0.40克/100毫升。
看完标签后,我们可以摇动它。“真正的酱油”含有蛋白质,所以摇动后会出现泡沫,泡沫很细腻。而且“假酱油”不会有泡沫,或者像啤酒一样,有很多泡沫。
在暴风雨中寻找机会
振兴“绍兴江钢”
有“危机”,也有“机器”。舌尖上的风暴让我们重新发现了绍兴酱油的优势。未来,绍兴有没有可能成为一个生产酱油的上市企业?
“绍兴酱园”历史悠久。从清光绪年间开始,绍兴酱业开始在全国各大、中、小城市陆续建立酱园,最多可达400或500个。因此,有一句民间谚语说“绍酒遍天下,酱园遍天下”。
如今,任昌、松生园、咸亨等老品牌依然充满活力。仁昌酱园与旅游业携手并进,拥抱互联网,无疑是百年老店转型的典范;智威掌握领先技术,进军海外市场,支持绍兴酱油行业的现代化生产模式。
尽管这两种模式各有优势,但它们都专注于一个“新”字。时代需要创新,两家公司的发展模式适应了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取得了各自的成就。这个时代需要独创性。在这场风暴中,我们重新认识到产品质量的核心力量,激发了绍兴酱油企业的自信心。
"只有改革者才能进步,但创新者是强大的."绍兴文化学者徐智麟认为,观念的更新是酱坛复兴的思想先导。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竞争将越来越激烈。首先,要强化科技元素,增强“硬实力”;其次,我们应该利用网络,依靠新的手段来激活老式的酱园,拓宽销售渠道。
不久前,智威食品有限公司正式与陈建院士工作站签约,成为绍兴食品行业首家建立院士工作站的企业。在科学研究的帮助下,它为酱罐的发展打开了一扇生机之门。于认为,仁昌酱园的发展离不开安昌古镇的崛起。“老字号”已经成为安昌古镇的“招牌菜”。旅游业还为其提供了稳定的客流,这推动了酒店和餐馆等衍生产品的销售,其利润率远高于传统行业。未来与旅游、文化和创意产业的深度融合也是其发展的重要起点。
边肖:实习生王洪超·黄
标题:从“酱油风波”看“绍兴酱缸”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1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