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来自诸暨市慈坞镇李大元村的86岁老人于冠贤(音译)离开了。驻地干部郭意外得知老人留下了一份遗嘱。
这位老人两个月前立了遗嘱。他告诉他的孩子们:在他死后,他不能举行葬礼,必须把省下来的一部分钱交给村子。1000元是“特别派对费”,1000元捐给了村里的“小棉袄”关爱基金。如果可以,他还希望把骨灰撒到海里。
给聚会一笔钱
11月26日晚6点左右,俞冠贤的小儿子俞伟峰将1000元的“特别会费”交给了李大元村第一党支部书记俞信儿。"我父亲的最后一个愿望,是我帮他实现的。"一句简单的话,一个双手庄严传达的动作,深深感染了前来悼念老人的村民。
俞冠贤是一位有着54年党史的老党员。回顾父亲的一生,余伟峰对他的党性印象深刻。他说,虽然他的父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但他总是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和四个孩子。当他身体健康的时候,他就积极地参与了支部的学习和组织。即使他因身体状况不能再参加分会的活动,他也会继续学习,阅读报纸,关注家中或病床上的时事。
余伟峰告诉记者,当他的父亲卧病在床时,他多次告诉他们向党组织缴纳最后一笔党费,这是他“必须实现的愿望”。
温暖的世界
根据李大元村老人的回忆,余冠贤一生节俭,讨厌别人的铺张浪费。他经常对身边的人说:“死后做那些排场有什么意义?孩子们在死前应该对我们好,他们死后也不应该做那些事情。”
9月18日,于冠贤把他的孩子叫到床边。他决定立遗嘱,并根据自己的意愿安排善后事宜。按照村里正在进行的改变风俗习惯的工作,按照村里“白色东西”的标准,每桌600元,没有道场,没有鞭炮,没有花环,一切都很简单。省下来的钱中,1000元给了党,1000元对社会做了一点贡献。
当时磁武镇的“小棉袄”关爱基金正在紧张筹备中,余冠贤决定再捐1000元给“小棉袄”,帮助村里孤独的老人和贫困的学生。
“我父亲一生都是一名正直的老党员。对于他父亲的话,我们在他死前不敢违背。死后,我们将遵从他的意愿。”余伟峰和他的兄弟姐妹们答应了,也照做了。
目前,余冠贤的骨灰仍存放在诸暨殡仪馆,等待民政部门对骨灰撒海事宜的意见。
边肖:翁·眉佳通讯员杨新华·陈文华
标题:86岁党员的特殊意愿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0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