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是陈宅镇村的一个低收入家庭。他的耳疾越来越严重,日常谈话也不方便。根据金的工作经历,判断他应该能够达到听力残疾的标准,于是他主动帮他申请了一张残疾证明,最后吴为获得了两笔残疾人生活补助费。在最低生活保障的基础上,月补助可增加400元以上。一个小小的热心举动大大改善了吴一家的恶劣生活条件。
今年也是金第二年担任村级代理。在过去的一年里,这位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的大学生不顾家人的反对和朋友的不理解,选择来到家乡的一个小山村,成为一名普通的农村经纪人。
华凯村位于诸暨和东阳交界处的高山上。它从陈宅镇到达这里。盘山公路沿线,金坐电瓶车半个小时就能为村民处理各种事务。这条山路来回跑了很多次。工作两年后,凭借友好的服务态度和专业的代理能力,她很快被全村人所熟知。
作为一名代理人,无论是最贴近群众的社保、民政业务,还是村民最担心的宅基地审批问题,业务和专业要求都很高。在克服了最初的“水土不服”之后,金充分发挥了自己年轻好学的优势,积极参加业务培训,虚心向老代理学习,很快就成长为村里的“知书达理者”。只要有新的政策和民生,金总是在第一时间学习和了解,并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为村民跑腿。
“有些村民来问问题,他们可能不太清楚。我会去相关职能部门查清楚,然后打电话问清楚。我打完这个电话,他们就不用打了。”这是金这两年来的工作诀窍。通过他们自己的服务,人们可以减少跑腿的时间,提高人们做事的意识,这真的可以省去烦恼和麻烦。
在工作中,金也是一个敬业的人。她有一个小笔记本,可以记住工作经历、业务总结和普通人的情况。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她对低收入家庭、残疾人和村民代表的情况了如指掌。她主动加入村干部队伍,通知需要办理业务的村民。对于那些不方便出行的人,她也主动帮着带资料和填写表格,这样她就可以“最多一次”在山村的每一条小路上奔跑。一年一度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费,她走到门口,在两端打电话,一边通知其他地方的村民缴费,一边用手机应用帮助老年村民缴纳医疗保险。
正是这种工作投入,把“群众跑步”变成了“代理跑步”,让村民们享受到“最多一次跑步”带来的舒适和方便。目前,陈宅镇“一证通”村级推广达到100%,群众满意度高,其中有金、等村级代理人的辛勤工作。
金只是一个普通的代理人,但她在基层的敬业精神和坚定信念是如此的与众不同。我们也需要这样一个年轻的人物加入我们的“最多跑一次”的队伍,以便形成一个更强大的联合力量,帮助改革生根,造福更多的人。
边肖:口袋绍兴特约记者陈祝英·文华
标题:村民的代理人,人民的知心朋友!诸暨、晋代的乔妹,“跑”进了群众的心里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0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