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42年以来,沙源村一直是抗日战争的主要前线。将来,它还将被建成一个抗日战争遗址村,成为发现和继承红色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嵊州市书湖街沙源村老党员、沙源村抗日战争纪念馆负责人张小毛说。

每个收藏品都刻有抗日战争的记忆

在各方的努力下,12月11日,位于嵊州沙源村的第一座抗日战争纪念馆揭幕。

抗日战争时期,沙源村是盛县原土话乡办事处所在地。上海沦陷后,爱国商人张中雨回到家乡莘县,在中共地下党的帮助下,成为了土华乡的乡长。从1942年到1945年,在当地人民的支持和配合下,张中雨协助中共莘县委员会丁有灿部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武装斗争。以丁有灿为首的新四军雁头军成立后,土话乡进一步成为了莘县的抗日战争中心,留下了许多史诗般的故事。

每个收藏品都刻有抗日战争的记忆

第75军在宜昌保卫战中的照片。

历史图片极其珍贵

沙源村抗日战争纪念馆位于该村祠堂内。建于1863年的小祠堂是清代的砖木结构建筑,是嵊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张小毛告诉我们,在嵊州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和有关党史专家的支持下,他们收集了2000多幅抗战以来的史料和图片。其中一些被整理汇编成《嵊州市抗战70周年纪实画集》,并已出版发行。绍兴图书馆收到这批图片后,回复说书中的许多图片都是珍贵的珍贵史料,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每个收藏品都刻有抗日战争的记忆

目前,纪念馆已放映了100多幅抗战图片,并制作成展板供公众参观。在展厅的一楼,有一组保卫宜昌的抗战图片。照片由城门皇后张福鑫提供,照片中的指挥官是她的父亲张勋,一位中将军衔的爱国将军。张小毛说,当他们向张福鑫要照片时,老人从盒子底部拿出了这组珍贵的照片。

每个收藏品都刻有抗日战争的记忆

昨天,我打电话给张福鑫。这位93岁的老人现在住在武汉。她告诉我她父亲擅长书法。那时,他能够用这种能力养活家人。战争爆发后,我父亲毅然参军。“能在家乡纪念馆展示父亲的风采,是酒泉之下父亲最大的安慰!”张福鑫说。

每个收藏品都刻有抗日战争的记忆

据资料显示,在以宜昌保卫战为中心的几个抗日战场上,嵊州和新昌英勇牺牲的士兵有3000多人。展厅展示了一组浙江爱心人士在接受抗战英雄后返回杭州的照片,令人肃然起敬。

每个收藏品都刻有抗日战争的记忆

展厅二楼展示的图片是日本侵略者入侵嵊州的场景,记录了他们在中国犯下的无数罪行,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国耻。

纪念馆里展出的美国飞虎队的照片。

镇公所珍藏的“抗日战争印章”

在沙源村的抗日战争纪念馆里,有一枚“抗日战争印章”,被称为镇馆之宝。印章上有“南京市政府中美联合基金会流动资金专用章”字样,由嵊州市甘霖镇黄胜堂村已故企业家陆胜三捐赠。

每个收藏品都刻有抗日战争的记忆

三年前,鲁省了解到沙源村正在筹建抗日战争纪念馆,并给予了大力支持。她母亲去世后,她把这枚印章捐给了纪念馆。原来,陆圣三的母亲和祖父都经历过抗日战争。那时,我的祖父是一名军需官,管理着军队使用财产的印章,这是偶然留下的。这个印章是全铜制的,非常精致。印章的手柄上还有部长的私人印章。陆圣三的母亲当时是一名卫生员,她不能放下,所以这只海豹活了下来。

每个收藏品都刻有抗日战争的记忆

“抗日战争印章”。

这枚印章也见证了中美联合抗日战争的故事。他于1924年出生于美国阿肯色州的托莱特,是一名副驾驶员。为了帮助中国人民抗日,1943年,托利加入了陈纳德将军领导的第14空军飞虎队,与日军在中国打了13场以上的战争,取得了卓越的军事成就。1945年1月21日清晨,托雷特从江西赣州飞往上海龙华机场进攻日军。当他回家时,他不幸被日本高射炮击中,并点燃了一堆火,造成机上另外六人死亡。Tollet受伤并跳伞,但他的手、脚和脸严重烧伤。他在浦东被当地群众和新四军松湖支队营救出来,然后被送到余姚梁弄的浙东游击司令部疗伤。经过新四军军医的精心治疗,3个月后伤口基本愈合。随后,托莱特要求在新四军四明自卫团参谋长李明的陪同下返回队伍,并从梁耀良农返回美军总部临海办事处。在沙源村纪念馆展出的照片包括国民党和共产党营救托尔特的信息、护送、休养以及他侄女访问嵊州的照片。

每个收藏品都刻有抗日战争的记忆

日本侵略者发行的印章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犯罪证据之一。

抗日战争的活见证

今年90多岁的三从沙源村投奔35支队,奔赴抗日战场。十年前,汶川地震后,老人第一个向单位党组织报告,要求捐赠10万元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最后,经过综合考虑和劝说,他捐了一万元。

每个收藏品都刻有抗日战争的记忆

“我是沙源本地人。我17岁的时候,受父亲和村民的影响,参加了三五个分队。”在老人家中,他指着墙上一张褪色的照片,说这是新华社的一名摄影师拍摄的参军照片,是他一生中最珍贵的记忆。

每个收藏品都刻有抗日战争的记忆

谈到家乡的抗日战争,这位老人打破了他的舌头。当时,他的父亲是第35支队的班长,许多人到他家参加秘密会议,这使他懂得了许多革命原则。像他的父亲一样,他成为了新四军的一名士兵。当时,沙源村许多进步青年像他一样加入了三五队,为抗日战争献出了自己的鲜血。

每个收藏品都刻有抗日战争的记忆

新四军旧部张在世时,经常给村民讲故事,说是从县城买手电筒、鞋、布等物资来支援抗日。沿路有许多检查站。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他们把货物放在篮子的底部,并用食物盖住,以欺骗审讯。

每个收藏品都刻有抗日战争的记忆

据了解,抗日战争期间,沙源村周围有围墙和大门,并设立了五个岗哨。大多数人进不去,他们需要密码。如果密码错了,他们就打不开大门。正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沙源人不怕牺牲,坚持抗战。

每个收藏品都刻有抗日战争的记忆

边肖:张亮·文综/照片陈文华

标题:每个收藏品都刻有抗日战争的记忆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0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