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是江南水乡,也是缺水城市。面对水资源这一悖论,节水减排已经成为这个城市的共同行动。据悉,在诸暨试点的基础上,今年我市全面推进以建立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为核心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迫使农业用水由“漫灌”转为“精打细算”。
去年,诸暨市作为全省第二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县市,率先在全市进行了农业用水模式的新探索。胡夏市锡伯湖灌区占地700亩,当地政府根据水稻、蔬菜、果树、水产养殖等不同的种植养殖区域,分别确定了600立方米/亩、150立方米/亩、130立方米/亩、1000立方米/亩的用水定额,由排水人员统一管理。同时,在渠首、典型农田等适当位置采取了电转水、安装遥测水位计和电磁流量计等措施,监测灌区用水情况,初步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模式,并从今年起在全市推广。
根据《绍兴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我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耕地总面积为165万亩,其中17万亩计划今年完成。目标是到2020年在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内实施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主体,实现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将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为此,各地要采取的措施包括支持计量设施的建设和安装;探索建立农业水权制度,实行总量控制和限额管理;建立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和农业用水精确补贴节水激励机制。
根据要求,各区县(市)将加强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财政保障,统筹安排公共财政总预算、水利建设资金、国有土地出让收入等用于计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完善农田水利投资多元化稳定增长机制。“改革完成后,农业用水定额内将不再收费,但超出部分将由农民、合作社或村集体自己支付。同时,为了鼓励放水人员的积极性,放水人员的管理到位,节约了更多的水,考核后有一定的奖励。”农村水利站负责人黄介绍说。
:周通讯员马杰
标题:将“洪水灌溉”改为“仔细计算”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1705.html